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华声在线】罗常军:用好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10-18 15:4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罗常军   点击:

罗常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保障,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高校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推进文化遗产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教学创新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推进文化遗产的理论创新,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奠定基石。今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顺利入选,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第一位。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佐证。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团聚、统一”提供了历史见证。无论是论证文明起源的良渚遗址,还是彰显中华民族巩固壮大的土司遗址,抑或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这些代表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遗产共同见证着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勤劳勇敢、开疆拓土、创造文明的伟大进程。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提供了科学依据。文化遗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综合体,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精美绝伦的龙门石窟、连绵不绝的长城,它们都从科学视角证实了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实体的客观存在。文化遗产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审美指引。文化遗产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感,凝聚在不同文化遗产之中的“玉玦”“龙的图腾”等关键符号和形象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共有记忆,更为激发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情感追求提供了审美的引导。文化遗产凝聚着辽阔疆域上各族群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依恋、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价值内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

推进文化遗产的知识创新,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筑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为此,高校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为主要阵地,融入文化遗产创新知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固本强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文化遗产为线索,在历史时空中交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演变的经纬图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证确凿。高校教师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中,应自觉把文化遗产相关知识融入进来,引领高校大学生深入理解各民族共同创造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逻辑。以思政课程和文化遗产专业课程为抓手,发挥文化遗产隐性作用,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差异性”作为前提和方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计划中,抓好相关教育资源开发,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以此厚植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历史智慧和文化根基。

推进文化遗产的教学创新,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注入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高校把文化遗产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要抓实、做细。以当地文化遗产为主,开展“有形”的教育。我国许多高校周边甚至是校园内分布着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文物古迹、革命遗址,这些文化遗产资源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教学的生动场景。高校教师应引导大学生通过身体躬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实践,切身感受“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等内涵深意。生动呈现文化遗产,实现“有感”教育。文化遗产为高校提供深度体验的场所,凝练在文化遗产之上的民族符号和交往故事,共同擘画出超越时空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图景。高校教师应引导大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渊源,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直抵人心。以文化遗产实现“有效”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价值表征和历史意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引导各族学生以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落到实处。

(作者系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opinion.voc.com.cn/article/202410/202410181142007609.html

分享到:

上一条:【红网】名师引领启新程 深研“思辨”促发展

下一条:【红网】行业分享、职业指导、求职就业,这里一站式搞定!

关闭